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刚政办
索引号: /2014-00575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主题分类:
成文日期: 2014年02月28日 发布日期: 2014年02月28日
 
刚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
报送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黄玉农场,县政府各部门,热水煤炭产业园区管委会: 
近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及各类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及时、准确地掌握及有效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海北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刚察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现就切实加强和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各部门、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及时、准确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有利于上级机关和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二、要进一步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信息报送责任主体
1、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及县乡两级行政主管部门、单位是受理报告、向上级报告、向可能受事件影响地区通报信息的责任主体。
2、突发事件发生单位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信息的同时,必须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直部门、单位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时,须先向委、政府报告,经委、政府审核同意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各部门、各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为接收和办理突发事件信息的工作机构,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政府机要室)负责人民政府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收和办理工作。
(二)信息的分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暴雨、雪灾、冰雹、大风、沙尘暴、大雾、雷电、雪崩、高温、寒潮、道路积冰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发生中断,道路交通中断,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大型活动和集会等群体性活动踩踏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突发事件,影响市场稳定的突发事件、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等。
(三)信息报送的内容
1、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测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
2、对已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情况的信息报告,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事件发生趋势及已采取的应对处置措施。
3、对已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情况的信息报告,包括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需委和政府协调事项,以及处置结果和善后工作情况。
4、对突发公共事件调查评估的信息报告,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恢复重建,以及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
(四)信息报送的方式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原则上通过刚察县政务内网信息报送系统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未联接电子政务内网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可通过传真(0970-8653464)报送。上报信息后,须电话告知政府(联系电话:0970—8653464),予以确认。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在报告信息时须将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处置负责人、信息联络员及其联系方式一同上报。涉密信息通过委机要局转送或专送。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需采取初报、续报和终报的形式报告信息。
1、初报。初报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后果等内容。事发地人民政府、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核实清楚情况后,立即上报人民政府。初报要简化审批程序,及时上报。如情况紧急、性质严重,且短时间内难以核实清楚情况的突发事件,可采取边报告、边了解、适时报告的方式上报。
2、续报。续报内容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事件类型、基本过程、已造成后果、影响范围、存在隐患、发展趋势、处置情况、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部署等。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采取时报、半日报、日报等方式进行续报。报告格式用XXX事件续报一、续报二……表述;
3、终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总结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发生、研判、发展和处置的整个过程,形成终报(即总结评估报告)报人民政府。终报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处置过程、责任划分与处理、经验总结、整改和预防措施等方面情况。
(五)信息报送的程序
各部门、单位对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必须按时限要求向委办、政府办报送情况,由委办、政府办向委、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后,再根据委、政府领导批示,统一上报口径后再向相应的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信息报送的时限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各部门、各单位要立即按规定上报,对重大及以上突发公共事件,报送人民政府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如情况紧急,可先通过电话报告,但必须在事发1个小时之内补报书面材料;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难以在1小时内报告的,必须在2小时内报告,并说明原因。
  三、建立健全值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章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人员,明确时段,确保值班、带班人员不脱岗、上下通信联络顺畅,应急反应快速灵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制度,明确任务,夯实责任,规范行为,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快捷。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基层信息员等制度,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确保各级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信息,为及时妥善应对处置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四、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及时、准确地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是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职责,也是必须严格执行的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积极履行工作职责,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日常值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要严格信息报送程序,严明报送纪律,层层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责任,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迅速快捷、程序规范严明。今后,对不按规定内容、时限、程序和要求上报信息,或者缓报、谎报、瞒报突发事件信息的,州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坚决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各部门、各单位务必于12月26日前将本单位分管应急工作领导、工作人员、信息报送人员名单(包括姓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传真号码、24小时值班电话)加盖公章后报送政府机要(联系电话:0970—8653464
附件:初次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版式
       二〇一三十二十六
主题词:公共事件 信息 报送  通知
抄送:县委、人大、政协、纪委办公室,县法院、检察院、
武装部,省州驻县各单位,档。
刚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2月16日印发
————————————————————————————
附件:
初次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版式
×××发生一起×××事故(件)造成×××(标题)
第×期
××××(报送单位)          ××××年×月×日
××××年×月×日×时×分,×××××发生××××事故(件),造成×××××××××××××。事故(件)原因为×××××××××××××。目前,××××××××××。接到事故(件)报告后,×××××××××××。(正文)
编辑:×××                签发人:×××
                   
相关解读
 
首 页 | 刚察农牧网
版权所有:刚察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C) 2007 www.gangch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100033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2240001
联系:刚察县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0970-865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