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河镇:“四点发力” 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出成效
今年以来,沙柳河镇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持续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全镇基层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为全面做好全镇精神文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学习教育为切入点,筑牢思想根基。积极推进全镇各支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履职能力。上半年,镇党委开展各类学习42次,研究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109条;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线上用活用好“学习强国”“青海干部网络学院”“走进藏城刚察”等平台阵地,线下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党课、主题党日、干部培训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文章,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相结合,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实践,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以创建评比为突破点,培树先进典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2023年上半年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各类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表彰“最美绿色家庭”15户、“五星级文明户”11户。通过表彰,进一步提高和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自觉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家庭文明和谐带动文明进步和安定团结,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环境”;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施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等,加强农牧区道德建设,积极推进移风易俗。2023年上半年,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考评小组、“积分制+红榜激励+黑榜约束”模式等,全镇七个行政村就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张榜公示红榜47户、黑榜12户,实现“小积分”推动乡村文明“大治理”,有效形成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善治格局。
以组织活动为落脚点,弘扬传统美德。结合第八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积极部署“庆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果洛藏贡麻村两周年‘不负嘱托守初心·锚定目标更奋发’主题系列活动”。期间,完成“党建红 青山绿”义务植树主题活动、沙柳河首届绿色农畜及非遗(文创)产品推介活动、“石榴抱团心向党 携手共赴振兴路”农牧民传统体育运动会、“传承红色记忆 赓续红色血脉——徒步同宝山”主题活动、“坚定历史自信 续写发展新篇”庆祝建党102周年文艺演出暨表彰先进活动等。把节日活动、主题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着力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全镇4个社区、7个村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55支,志愿者515人。依托镇、村(社区)两级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开展社会治安、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关爱弱势群体、慰问困难家庭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在清洁家园、满意度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护林防火、防汛等方面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思想宣传为关键点,树立文明风尚。以“一引领四提升”工作法、“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两厅四站”建设等为抓手,主动发挥支部引领和党员先锋作用,带头宣讲政策,倡导更多群众参与,在农牧区和城镇区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环境整治等相结合,将“党建联盟”“微心愿”认领等与党员、青年、巾帼等志愿者力量相结合,将为民服务措施与“五级平安网”、村(社区)居民群、小区物业问题解决群等相结合,通过开展送爱心送温暖、党员“E家”“青姐姐·家和美”文明新风行动等,广泛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强化未成年思想教育和妇女权益保护,加强反分裂、反邪教等法律知识宣传,杜绝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来 源:沙柳河镇
撰 稿:袁 炜
审 核:桑明凯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谭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