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河镇:“一核五队”绘就藏城高原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沙柳河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牢牢依托“一核五队促振兴”建设,“一核”引领“五队”执好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五支笔,精心勾勒新时代藏城高原新图景。

社会保障队之“匠笔”,绘就民生幸福“生机图”。着力落实惠民举措,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协助完成农村低保审核285户684人,发放低保金317.1万元。核定70岁以上高龄老人550人,发放高龄补贴61万元。审核申请临时救助65户191人,完成救助金发放66.2万元。核定特困户40户42人,发放保障金36万元。积极引导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共计6035人,参保金196.11万元。征缴率达95%,基金上缴率达100%。联合镇卫生院开展下乡义诊活动4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000余元,受益500余人次。开展中藏医适宜技术诊疗,受益300余人次。开展教育工作宣传9次。完成农牧区问题厕所整改73座。排查农牧区住房隐患共计46次1895户。把一个个群众的“微幸福”汇聚成“大幸福”,实现覆盖全民、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

产业促进队之“妙笔”,绘就乡村振兴“富足图”。深化推进农牧区综合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鼓励引导村级专业合作社先后在西宁市(香格里拉路)和刚察县(沙柳河路)开设牛羊肉直销点2家,培育牛羊肉加工基地2个,进一步加快牛羊出栏力度。在泉吉乡金山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沙柳河镇海湖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沙柳河镇尕渠村青青草牛羊养殖育肥专业合作社、沙柳河镇海滩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分别设立牛羊收购点,以高于市场价1-2元的价格收购各村滞销牛羊约7100头(只)。按照“政府+公司+合作社+帮扶单位+牧民”“五维一体”购销模式,积极寻找购销商,依托“订单化销售”、合作社统一收购储备、农牧民联户销售等多种方式实现牲畜大批量出售。截至目前,协助各村出栏牛羊64992头(只)(牛16857头、羊48208只),超目标任务0.3个百分点;储备饲草料共计3852吨。协助办理果洛藏贡麻村嚓擎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恩乃村央藏家庭牧场、潘保村赛智牛羊养殖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新海村新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认证工作。为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添薪蓄力,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活力,全面夯实农牧区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社会治理队之“巧笔”,绘就和睦乡村“平安图”。聚焦治理合力,探索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将网格化管理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突破口,以“网格化+清单式”管理为抓手,创新“管理、服务、保障”三项机制,实现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社会治理网“三网融合”,“一张网”高效管理:依托全镇11个“支部网格”和48个“微网格”,深化挂点联系制度,形成1名镇领导挂点联系1个村党支部、1名村党支部委员挂点联系1个微网格员、1个微网格员挂点联系群众的挂点联系“一张网”,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格内解决”;“清单式”暖心服务:深化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村党组织为主导,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三个代表”多元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按照“群众需要什么、镇村提供什么、怎样为民服务”的思路,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真正把惠民措施落到户、民生问题解决到位。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9起,已全部调处成功,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取得了可防性案件稳中有降、不稳定诱因有效防控、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矛盾纠纷数量下降、无群体性上访、非正常上访的社会效果。

生态文明队之“亮笔”,绘就绿水青山“宜居图”。聚力擦亮生态底色,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与牧户签订草畜平衡目标责任书、考核表1200份;以“一卡通”形式发放生态奖补资金1529.14万元,发放率为100%。扎实开展违法违规征占草原摸排工作,期间共发现问题21处、已完成整改21处。有效推进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期间共投入资金44.04万元、发放饵料156.1吨,完成鼠害防治面积154.71万亩,完成率达100%。积极推进垃圾分类、人居环境、爱国卫生、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72次、志愿服务27次、动物尸体无害化集中清理专项行动4次,共出动人员5400人(次)、出动车辆202辆(次),清理垃圾54吨、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121具。通过修复生态草原、释放绿色动能、打造宜居环境等措施,努力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

文化宣传队之“神笔”,绘就和美乡村“乡风图”。凝聚宣传合力,推进宣传活动落地走实。不断引导各村规范制定《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内容细化、措施量化、分值量化、实行积分制。截至目前,七个行政村就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张榜公示红榜47户、黑榜12户,“天价彩礼”及陈规陋习得到有效制止。将民族团结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志愿者服务老弱人群129人次,开展各类文艺活动22场,先后表彰“好婆婆”33人、“好媳妇”32人、“绿色家庭”23户、“五星级文明户”27户。拿出“绣花针”功夫,找准“落针点”、练好“技术活”、织细“干群网”,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让基层治理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来  源:县委组织部、沙柳河镇

撰  稿:才让姐

审  核:马文林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谭  莉 

转  载: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人: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