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乌兰乡:党建引领“四个”聚焦 建强“四型”村党组织
2024年以来,伊克乌兰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抓党建、抓基层、抓服务的“三抓”定位和“党建提升”“治理提档”“服务提质”的“三提”要求,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
聚焦“联学联育”,建强“学习型”村党组织。一是把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研学+现场教学”等联动方式,持续完善“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制度,推动村党组织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青海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开展“掌上课堂”深入学习。三是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参与学习不便的现状,采取送教上门等兜底理论培训,保证党员学习教育不断线、持续走。四是配强村党组织“领头雁”,注重提升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乡镇党校积极组织集中培训,推行“导师帮带”、跟岗锻炼,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
聚焦“共帮共助”,创建“服务型”村党组织。一是实施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分类管理制度,结合每类党员实际,设置不同岗位,推动党员在为民服务中“亮身份、亮承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二是紧盯“七上八下”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防汛救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工作原则,组织村“两委”成员走村进户开展全方位排查,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三是充分发挥支部引领核心作用,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家庭牧场+农牧户”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万只藏羊”和“千头牦牛”养殖基地各1处,开发出乳制品、肉制品、民族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4大类20多个品种,设立特色畜产品销售店3家,草膘牛羊肉体验店2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共建共享”,创建“实干型”村党组织。一是常态化组织开展“植树添新绿,党旗别样红”“党建引领新风尚,绿色捡跑我先行”等主题党日活动,化身“环保政策宣传员”“垃圾分类示范员”,重点对315国道、仙女湾河道、村级道路、铁路沿线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强基础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整合村级产业发展资金,抓住规划“牛鼻子”,着力将每个项目规划成创建内涵深、特色明、有收益的集体经济产业。三是建立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村党支部书记坚持每月主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把稳开展各项工作之“舵”,拿出破解难题的硬招实招,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草原鼠虫害防治、临时救助等一大批重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四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分社包干,精准对接牧民群众需求开展“点单式”服务,切实做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党群干群关系更融洽。
聚焦“共治共建”,创建“平安型”村党组织。一是以“雪亮工程”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一核五队”和“五级平安网”等力量,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情报信息搜集等工作20余次。二是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导向,创建“伊家人”特色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起。三是以“刚察零距离”小程序为依托,将村规民约纳入其中,实行“积分制”管理,评选出红榜18个,黑榜6个。四是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布局,简化办事流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
来 源:伊克乌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