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河镇:“三培三带”激活农牧区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刚察县沙柳河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农牧区“三培三带”工程,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通过培育骨干力量、带动产业发展、强化组织建设,有效激发了农牧区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农牧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精准培育强基础,锻造农牧区发展“生力军”。沙柳河镇坚持把人才培育作为“三培三带”的基础工程,聚焦致富带头人、党员和村干部三个关键群体,实施精准化人才培育。立足农牧区发展实际,深入开展人才摸底调研,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有潜力、有热情、有能力的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目前,储备畜牧养殖、农产品种植和加工、非遗民宿文化讲解、非遗手工制作等各类人才7名,为农牧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党校、农牧民党员“冬春训”等平台,开展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电商营销等多元化培训,今年以来,举办3个培训专班,培训人员达150人次,有效提升了人才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同时,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选派人才到产业项目、乡村治理、生态环保等一线岗位上历练,通过参与实际工作,让人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例如,利用果洛藏贡麻村刚察贡洛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排本村人员参与牛羊养殖、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环节,使其熟悉产业运作流程,成长为懂技术、善经营的行家里手。

示范引领促联动,激活特色产业“新引擎”。在推进“三培三带”工作中,沙柳河镇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党员和村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牧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一方面,鼓励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全镇已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2家,入股257人,辐射带动农牧民350人,成立家庭牧场24家、家庭农场3家,入股128人,辐射带动农牧民298人。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助力7家合作社获得二类、三类认定,4家合作社通过绿色牛羊养殖认证,并鼓励其拓展农产品加工、品牌创建等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果洛藏贡麻村贡洛公司、赛智合作社等,利用京东、抖音等载体开设刚察青海湖牦牛藏羊肉线上直营店,拓宽特色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利用电商平台,积极引导培育以返乡大学生、农牧民为主的主播,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积极展现旅游文化,将本地的牛羊肉、奶制品、青稞产品等特色农牧产品推向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今年以来,果洛藏贡麻村刚察贡洛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青海湖藏羊牦牛”收购208头(只),实现销售收入161.2万元。

产业赋能聚合力,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结合各村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确定了“党建引领、乡镇统筹、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抓落实”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新型农牧业方面初步形成“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农牧民合作社+家庭牧场+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出统一组群、统一配种、统一断奶、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出栏的“六统一”生产流通体系,为生态畜牧业建设提质增效、加快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果洛藏贡麻村光岳澜镜度假村顺利开张,河东村生态园即将实现试运营结束并正式投入运营,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截至2025年7月底,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万元,预计年底收入达到581万元,其中:20-30万元的1个村,30-50万元的3个村,50-100万元的1个村,100万元以上的2个村。

党建引领固根基,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沙柳河镇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三培三带”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的管理和监督,在运用好村(社区)党支部星级化评定和党员设岗定责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周例会制度,清单化重点推进“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督促村(社区)支部和班子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鼓励党员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有效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满意度。

通过实施农牧区“三培三带”工程,沙柳河镇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下一步,沙柳河镇将持续深化“三培三带”工程,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实现农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来  源:沙柳河镇

撰  稿:卢国霞

审  核:李  太

监  制:马坤俊

总监制:李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