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财政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5日 消息来源: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现将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财政法治建设责任

为履行依法行政职责,营造法治财政建设氛围,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财政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及时调整刚察县财政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通过党组(扩大)会议、“周周学”等方式深化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学习,强化财政干部的法治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我局及时制定《2023年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建立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训内容,局领导带头开展研讨,谈认识、讲体会,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努力做到学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深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三)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加强我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管理工作。每年按照县政府工作部署,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并予以公布。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明确我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大决策事项按照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开发布等法定程序作出,有效防止了越权决策、违法决策,没有出现行政决策内容违法的情形。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常年聘请法律顾问,协助我局办理重大事项法律咨询等工作,为我局实施财务检查、依法行政、解决法律纠纷等行政执法管理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合理化解了工作风险。三是履行部门职责。及时研究、部署本单位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同时将各行政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完全脱钩,确保安排足额经费保障行政执法。四是严格预算执行。全面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严格按照经县人大批准的预算安排支出、拨付资金,按轻重缓急有序推进项目实施。严格落实预算执行和决算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五是加强财政监督。全面实施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将直达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确保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乡村振兴资金财务监督及跟踪检查,确保支出效益,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日常财务检查和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督促整改。

(四)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开展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我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学习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纳入我局重点普法目录并明确牵头宣传责任股室。二是全面进行法治宣传。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年度重大主题普法活动中做好宣传工作。常态化参加法治集中宣传活动,制作财政法律法规展板,印制财政政策宣传资料,向社会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财政学习手册。组织全局职工学法用法,局党组书记在全县严肃财经纪律大讲堂中集中讲课,全局干部职工不断提升法律意识,更好地履行财政工作职责。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局党组高度重视和各股室积极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些股室重视程度不够,还处于重业务轻法治阶段;二是依法行政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行政执法体制仍然还存在一些不顺畅。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深入学法、真正懂法、正确用法,提升自身依法行政能力,为全县法治社会建设、县政府法治建设作出贡献。

(一)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自觉践行全面依法治县活动。从本职工作入手,牢牢把握财政保障这一关键环节,认真细致地开展财政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政府、法治财政理念,确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所作为。

(二)规范财政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一是坚持依法理财,完善预算支出监控机制和通报制度,督促预算单位加快资金拨付流程和用款计划,强化预算执行。二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精神,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防范债务风险。三是紧扣财政监督实效,深入开展好“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和财务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整治等专项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保证资金效益安全。

(三)坚持依法行政,坚守安全底线。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好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走政治路线,以建设成学习型、创新型、法治型的单位为目标,持续加强自身建设。